paperclip in a shape of a light bulb and a rubber eraser in a shape of a brain

想要知道有哪些自律神經失調症狀?自律神經失調原因?先了解自律神經生理機能

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? 如何自律神經失調自救?先搞懂什麼是自律神經

自律神經不是讓你生活變得很自律,晚上不會想吃宵夜、會早睡早起的神經(無誤)。

相對於可以控制骨骼肌活動的體神經 (somatic nerve)讓我們可以靈活的活動四肢、臉部、軀幹。

自律神經(autonomic)主要掌管我們無法用意識去調控的功能,例如:心跳、腸胃蠕動、冒汗、瞳孔收縮。(如下圖)

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橫跨許多科別 造成求診困擾

就因為自律神經掌管我們許多功能,因此當自律神經失調常有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的困擾。想要更近一步了解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的話,可以參考這一篇[找自律神經失調原因需要做什麼檢查嗎?]

想了解自律神經檢查,先從監測心跳、血壓開始

心跳 (副交感神經主導)

我們的心跳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經控制。

副交感神經作用在心跳的功能主要是讓心跳減緩,因此心跳的快慢會隨著副交感神經的強度而做調整。而平常副交感神經主要是藉由呼吸做調節。

我們為了檢測副交感神經的功能,會給予情境考驗給副交感神經考試。這兩項考試最常見的方式為規律呼吸以及努責現象

若是心跳速度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而做改變時,我們把測量到的改變稱作心率變異HRV(Heart Rate Variability)。

因此坊間許多偵測自律神經檢查的儀器其實就是在偵測HRV。

心率變異檢查就是在測量副交感神經的功能。

Heart Rate to Deep Breathing(規律呼吸)

藉由呼吸去看心跳快慢的改變有多少,去評估副交感神經的功能是否正常(如下圖)。

心率變異
圖片參考於:Neuromuscular Disorders in Clinical Practice

Heart Rate to Valsalva Meneuver(閉氣加壓法)

這個部分在下一段講交感神經我會一起講。

血壓-交感神經主導

Sympathetic vasomotor adrenergic function (交感神經血管張力調控)

主要藉由交感神經調控血管放鬆/收縮、心臟收縮來調控血壓。

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藉由感壓反射(baroceptor reflex),隨時調節血壓。

感壓反射(Baroreceptor reflex)

舉例來說,我們從坐著突然站起來,會因為下肢血液暫時無法回流到心臟。

回流到心臟的血液減少,造成心臟打出的血液也變少,因此造成血壓變低

血管壁的壓力偵測雷達發現壓力變低,刺激交感神經興奮(血管收縮、心臟輸出量增加),因此造成血壓上升回穩。

註:副交感神經也有參與感壓反射,為了方便解說因此省略不說

Baroreceptor reflex

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(神經性姿勢性低血壓)

有些人會因為突然的姿勢改變(坐>站、躺>坐)而感到頭昏眼花。

若經由檢測後發現姿勢的改變,會造成收縮壓舒張壓的下降(兩著下降程度分別超過20/10 mmHg),就可以確定為神經性姿勢性低血壓

神經性姿勢性低血壓代表著交感神經低下

神經性姿勢性低血壓並不是有症狀就符合診斷。診斷的確立需要達到血壓下降的標準才算。例如貧血也有可能造成姿勢性低血壓。

為了要區分是神經性姿勢性低血壓還是其他原因造成姿勢性低血壓,我們必須測量下面這個檢查。

Valsalva maneuver (閉氣加壓法)偵測 baroreceptor reflex

閉氣加壓法|標準檢查操作方式:吸氣之後稍微憋氣,去慢慢吹一個阻力很大(約略30-40毫米汞柱)的吸管,吐氣過程需要15秒。

閉氣加壓法會讓胸腔內的壓力增加。他給身體帶來的生理刺激反應,類似剛剛上面提過的「突然站起來」的身體反應。

都會讓回流到心臟的血流量暫時減少去模擬血壓變低的狀況

生活上也有使用閉氣加壓法:例如常常憋氣的人、有在練瑜伽的人,可能採取噘嘴呼吸。

這時候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就需要面對血壓變低的情境考驗,做出反應。

副交感神經先活化 > 心跳上升

交感神經活化 > 血壓回彈

可以看到下圖上部分為自律神經正常反應的現象。下部分為自律神經反應異常。

Valsalva maneuver

溫馨小提醒

在看完自律神經的生理功能後,可以了解自律神經無時無刻都在為了身體、外在環境變化而做出反應。我們的身體可以正常運作,自律神經是幕後功臣。

要善待自己的身體,自律神經就會幫你的身體做出最適合的反應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購物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