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?10大症狀檢測與自我評估指南

我有憂鬱症嗎?害怕去看醫生就要吃藥該怎麼辦?

自我問卷評量是不用看醫生且最快速的評估方法

憂鬱症自我檢測的目的是幫助你初步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,進而評估是否有出現憂鬱症的可能性。

雖然這些測試無法取代專業醫療診斷,但它們可以作為識別情緒異常的初步工具,幫助你判斷是否應進一步尋求專業協助。

在後面的段落我們會再向系介紹PHQ-9 憂鬱症檢測量表及Beck憂鬱量表(BDI)。

腦波輔助診斷憂鬱症

用腦波去協助憂鬱症的診斷,是多數人所不了解的領域。

(這診斷方法甚至對於多數身心科、神經科醫師也是如此陌生)

傳統的診斷方法往往依賴於主觀感受和臨床評估,難免存在一定的誤差。

近年來,隨著科技的進步,憂鬱症腦波檢查逐漸成為精準診斷和治療憂鬱症的新利器。

透過分析腦部電波活動,這種檢查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憂鬱症的腦部機制,並提供更客觀的診斷依據。

此外,憂鬱症腦波檢查,也為個性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方向,有助於提升治療效果,為求診的民眾帶來更多希望。 

若是對腦波診斷憂鬱症有興趣的話,可以參考這篇[鬱悶心事蝦郎災?憂鬱症腦波檢查一探究竟]。有更詳細的介紹

藥物絕不是治療憂鬱症的唯一方法

憂鬱症的治療核心首重於處理[不合理的悲觀想法],而不是只有破解[憂鬱]的情緒。

這樣的解釋就像是感冒的治療核心是[增強身體抵抗力],而不單純只是治療[發燒、流鼻水]。

有這樣的概念後,就能明白憂鬱症的治療最有效的方式其實是認知行為治療,而不是吃憂鬱症的藥物。

這樣的論述不代表憂鬱症就不用吃藥。吃藥可以緩解情緒的波動,有助於健康的人際互動。

就如同感冒的藥物可以緩解喉嚨痛、發燒怕冷、流鼻水,才有辦法上班、上學。

所以在了解憂鬱症需不需要吃藥、不吃藥會怎樣之前,必須在提醒一次:認知行為治療

應優先於憂鬱症藥物的使用。在嚴重的憂鬱症處理可以考慮藥物的輔助使用。

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?先了解憂鬱症10大扭曲的消極思想

憂鬱症就像掉落在一個下行漩渦中,無法自拔

如果剛剛上面一段有看懂的話,就能明白,

憂鬱症主要來自於用[扭曲的消極思想]來看待生活的總總。

就像是帶著藍色鏡片看世界,所有東西看起來都很BLUE。

多數人會認為誤解憂鬱症就只是個保持在不開心的狀態,看開一點就好了。

然而,憂鬱症的消極思想,就像是地心引力,讓人難以跳脫悲觀的狀態。

10種扭曲的消極思想所產生的常見10大症狀

  • 事情都非黑即白(做錯一件事就認為自己很沒用、是個失敗者)
  • 以偏概全(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,就認為大概沒救了)
  • 見壞不見好(事情有一體兩面,但只看到壞的那一面)
  • 否定好事(認為好事發生只是剛好運氣好)
  • 妄下結論(先入為主的過度解讀、揣測事情,別人的舉動)
  • 過度放大或縮小(壞事無限放大,忽略好事)
  • 情緒化的推理 (我心情低落,那我大概會一事無成。容易造成拖延症)
  • 過度自責的「我應該」  (我應該更督促小孩,不然小孩也不會發生意外)
  • 亂貼標籤 (看著鏡子的身材覺得自己像是一頭豬)
  • 咎責歸己 (小孩成績不好是我教導無方)

在現代社會,憂鬱症已成為許多人可能面臨的一種情緒困擾,但常常被忽略或誤解。

因此,了解憂鬱症症狀並及早進行憂鬱症自我檢測可以提高病識感,更有可能尋求外人的幫助。

這篇文章將帶領你從各種角度了解憂鬱症,探討憂鬱症的成因、憂鬱症診斷標準、以及應對方式。

幫助你評估自身的情緒狀態,及早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心理問題。

什麼是憂鬱症?憂鬱症的定義與成因

憂鬱症是一種常見但嚴重的心理疾病,其特徵為長期的情緒低落、喪失興趣或快樂感,並伴隨著情緒、認知和生理方面的改變。

與普通的情緒低落不同,憂鬱症會影響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層面,包括工作表現、社交活動和家庭關係。

簡單來說,普通情緒低落可能只是短暫的沮喪或壓力反應。

但憂鬱症的症狀通常持續超過兩週甚至更久,並且強度足以嚴重影響個人的情緒健康和生活品質。

因此,了解憂鬱症的定義和症狀對早期識別和干預非常重要。

情緒低落與憂鬱症的不同點

很多人會誤認情緒低落是憂鬱症的一種表現,但事實上,情緒低落只是一種短暫的情緒反應,通常是由外界壓力、失敗或挫折引起,且能隨著時間或情境改變而自我調整。

然而,憂鬱症則是一種持續性的情感障礙,患者可能會感受到長期的無助感、喪失動力、以及對事物的興趣下降,即便是在過去能讓自己感到開心的活動中也不再能找到樂趣。

因此,區分普通情緒波動與憂鬱症的核心在於症狀的持續時間、強度以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。

憂鬱症的成因:多層面的影響因素

憂鬱症的成因相當複雜,通常是多種生理、心理及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。

生理層面來看,憂鬱症與遺傳因素有密切的聯繫。

研究表明,若家族中有人曾患有憂鬱症,後代罹患的風險會增加。

此外,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的異常變化,也會影響個人的情緒穩定性,進一步誘發憂鬱症。

心理層面則與個人的思維模式、自我評價和情緒調節能力相關。

具有悲觀性思考傾向或長期感受到自我否定的人,可能更容易陷入憂鬱的情緒中。

這類心理傾向通常源自於早期的生活經歷、家庭環境的影響,或長期未解決的壓力問題。

而壓力管理能力的缺乏也會使個人更容易受困於負面情緒,特別是在面對工作、家庭或感情方面的壓力時,可能更難以應對或恢復。

環境層面的影響則包括社會和家庭環境的不穩定性,如童年時期遭受虐待、家庭關係不和諧、失業、離婚等事件都可能成為誘發憂鬱症的重大風險因素。

這些負面的生活事件會削弱個人的情緒調節能力,使其更容易受到憂鬱情緒的侵襲。

同時,社會支持系統的缺乏(如孤立無援的社會環境),也會導致個人在面對困難時無法獲得有效的支持與幫助,進而增加患上憂鬱症的風險。

憂鬱症與遺傳、壓力及家庭背景的關聯

遺傳基因在憂鬱症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
研究顯示,直系親屬患有憂鬱症的家庭成員中,有更高機率被診斷為憂鬱症。

這表明,除了外界環境和心理因素外,基因的傳遞也可能對情緒障礙的發生產生深遠影響。

此外,個人如何應對壓力事件以及家庭背景的穩定性,也影響著憂鬱症的發展。

壓力管理不佳的人,更容易在面臨重大生活變化或壓力源時感到無助和沮喪;而家庭背景的問題,如成長於不穩定或充滿矛盾的環境中,也可能影響個人的心理韌性,使其更容易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。

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?常見10大症狀與前兆

十大症狀表現症狀解釋
症狀一持續情緒低落長時間感到悲傷、空虛或絕望,且難以控制情緒波動。
症狀二對活動失去興趣過去喜歡的活動不再感到樂趣,對日常生活缺乏動力。
症狀三睡眠問題無法入睡、容易早醒、或是過度嗜睡,睡眠品質顯著下降。
症狀四食慾改變食慾異常增強或減少,導致體重明顯變化(體重增加或減輕)。
症狀五精力不足經常感到疲倦、缺乏活力,無法完成日常工作或活動。
症狀六專注力不佳注意力難以集中,記憶力減退,做決定變得困難。
症狀七自我價值低落過度自責、感到自己一無是處或認為自己是負擔。
症狀八行為改變變得焦躁不安、容易激動或行動變慢,整體行為舉止顯得異常。
症狀久對死亡或自殺的思考出現反覆的死亡念頭、自殺想法或自我傷害的行為。
症狀十身體症狀出現不明原因的身體疼痛(如頭痛、消化不良等),且無法用生理疾病解釋。

憂鬱症症狀與前兆的辨別

憂鬱症的症狀不僅限於情緒上的變化,還可能影響到個人的身心健康、行為模式和社交能力。

一般來說,憂鬱症症狀包括長期的情緒低落、對生活中的事物失去興趣或快樂感(即便是以往喜愛的活動),以及持續的疲憊感或體力下降。

除此之外,憂鬱症患者經常會出現過度自責、無價值感、專注力下降或難以做出決定等認知上的問題。

有時甚至伴隨著睡眠失調(如失眠或嗜睡)、體重顯著變化(增加或減少)、食慾不振或暴飲暴食等生理上的徵狀。

這些症狀的出現通常會導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無力,進而影響工作和社交生活的正常進行。

在症狀出現之前,有些人可能會經歷憂鬱症的前兆。

常見的憂鬱症的前兆包含對日常活動逐漸失去興趣、情緒波動加劇、容易被小事激怒或感到情緒崩潰,以及莫名的焦慮或無法明確表達的憂慮感。

這些前兆通常是一種警訊,代表著心理健康狀況開始出現問題。若未及時處理,這些前兆可能會演變為更嚴重的憂鬱症狀,最終影響到個人的生活品質。

因此,識別憂鬱症的早期徵兆並採取相應的行動,對於防止病情惡化至關重要。

憂鬱症症狀持續多久需要注意?

那麼,憂鬱症症狀持續多久才需要特別注意呢?

通常,偶爾的情緒波動或短期的情緒低落是人類正常的情感反應,例如面對失敗、失去親人或重大壓力事件時可能會出現的情緒變化。

然而,若這些負面的情緒狀態持續超過兩週,並且每天幾乎都感到情緒低落、失去興趣或無法從中解脫時,就有可能是憂鬱症的徵兆。

特別是當這些症狀開始嚴重影響個人的社交、工作表現或家庭生活時,就應該引起高度關注。

持續性的情緒低落、極度的絕望感、或是無法說明的身體不適,如頭痛、腸胃問題,都是憂鬱症可能正在逐漸形成的信號。

同時,憂鬱症的病程也因人而異,有些人可能經歷一次短期的憂鬱症發作,但對另一些人而言,這可能是一種長期反覆發作的情況。

當出現持續性的情緒症狀時,尤其是伴隨著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(如無法完成工作或無法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),就應考慮尋求專業的心理協助或醫療建議。

如何進行憂鬱症自我檢測?有哪些測試方法?

憂鬱症自我檢測的目的是幫助你初步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,進而評估是否有出現憂鬱症的可能性

雖然這些測試無法取代專業醫療診斷,但它們可以作為識別情緒異常的初步工具,幫助你判斷是否應進一步尋求專業協助。

以下將介紹幾種常見的(憂鬱症自我檢測)方法與問卷測試,如PHQ-9量表、Beck憂鬱量表(BDI)等。

PHQ-9 憂鬱症檢測量表

PHQ-9(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-9)是一種簡單且常用的(憂鬱症測試)工具,通常用來評估個人在過去兩週內的情緒狀態。

PHQ-9共有9個問題,涵蓋情緒低落、失去興趣、睡眠問題、疲倦感、食慾變化、負面情緒、無法專注、行動緩慢和自殺念頭等方面。

受試者需回答以下問題,根據過去兩週的感受,選擇以下選項:

  • 0 分:完全沒有
  • 1 分:有幾天
  • 2 分:一半以上的時間
  • 3 分:幾乎每天
  1. 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興趣或樂趣。
  2. 感到情緒低落、沮喪或絕望。
  3. 入睡困難、容易醒來或睡得過多。
  4. 感覺疲倦或缺乏精力。
  5. 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。
  6. 對自己感到很糟糕,覺得自己是失敗者或讓家人失望。
  7. 難以集中注意力,例如在閱讀報紙或看電視時。
  8. 動作或說話速度變慢,以至於其他人注意到(或感到煩躁、坐立不安,比平常更活躍)。
  9. 有想過自殘或認為活著不值得。
  • 0-4分: 無或極輕度的憂鬱症狀
  • 5-9分: 輕度憂鬱症
  • 10-14分: 中度憂鬱症
  • 15-19分: 中重度憂鬱症
  • 20-27分: 重度憂鬱症

PHQ-9量表簡單易用,但需要注意的是,雖然分數可以大致顯示憂鬱症狀的程度,但這僅供參考,若自評結果顯示10分以上,建議儘早諮詢心理專業人士。

Beck憂鬱量表(BDI)

此量表有較高的敏感度,可以幫助受測者更深入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。然而,因為BDI的問題項目較多,受測者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完成測試。

檢測背景與目的

Beck 憂鬱量表(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, BDI)是由心理學家 Aaron T. Beck 於 1961 年設計,用於測量和評估抑鬱症狀的程度。它基於認知理論,認為抑鬱是由消極的思想和信念引起的。該量表目前已被更新為第二版(BDI-II),並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和研究領域。

檢測方式

BDI-II 包含 21 個問題,每題有四個選項,受試者需根據過去兩週的感受進行選擇。每題的答案根據嚴重程度打分(0 到 3 分),總分範圍為 0-63 分。

檢測問題

以下為 BDI-II 的 21 個問題(每題包含四個選項):

1. 悲傷情緒

  • 0:我不覺得悲傷。
  • 1:我感到悲傷或沮喪。
  • 2:我一直悲傷,無法擺脫這種感覺。
  • 3:我感到悲傷或沮喪,無法忍受。

2. 未來的悲觀態度

  • 0:我對未來並不感到悲觀。
  • 1:我對未來感到悲觀。
  • 2:我覺得未來並無希望。
  • 3:我感到未來毫無希望,情況也不會好轉。

3. 失敗感

  • 0:我不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。
  • 1:我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人更失敗。
  • 2:回顧自己的生活,我只看到許多失敗。
  • 3:我感覺自己完全是個失敗者。

4. 失去樂趣的能力

  • 0:我仍能享受一些事情。
  • 1:我不如以前那樣享受事情。
  • 2:我發現自己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興趣或快樂。
  • 3:我完全不能從任何事情中感受到快樂。

5. 內疚感

  • 0:我不常有罪惡感。
  • 1:我經常感到內疚。
  • 2:我幾乎一直感到內疚。
  • 3:我感到極度內疚。

6. 懲罰感

  • 0:我並不覺得自己應該受到懲罰。
  • 1:我覺得自己可能需要受到懲罰。
  • 2:我覺得自己應該受到懲罰。
  • 3:我希望被懲罰。

7. 自我嫌惡

  • 0:我對自己並不感到失望。
  • 1:我對自己感到失望。
  • 2:我厭惡自己。
  • 3:我討厭自己。

8. 自我批評

  • 0:我沒有過度批評自己。
  • 1:我會批評自己的弱點或錯誤。
  • 2:我總是責怪自己。
  • 3:我責備自己所有發生過的事情。

9. 自殺意念

  • 0:我沒有自殺的念頭。
  • 1:我有時想過自殺,但不會實行。
  • 2:我想自殺。
  • 3:如果有機會,我會自殺。

10. 哭泣

  • 0:我不比平常更多哭泣。
  • 1:我比平常更常哭泣。
  • 2:我一直想哭,但哭不出來。
  • 3:我已經無法哭泣,即使我想哭。

11. 煩躁感

  • 0:我並不比平常感到煩躁。
  • 1:我比平常更容易煩躁。
  • 2:我經常感到煩躁。
  • 3:我總是感到煩躁或不耐煩。

12. 失去興趣

  • 0:我對人群或活動的興趣並未減少。
  • 1:我對人群或活動的興趣比以前減少了。
  • 2:我幾乎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。
  • 3:我對任何事物都完全失去興趣。

13. 猶豫不決

  • 0:我做決定時並未感到困難。
  • 1:我做決定時比平常更困難。
  • 2:我發現自己難以做決定。
  • 3:我完全無法做決定。

14. 無用感

  • 0:我並不覺得自己毫無用處。
  • 1:我感到自己比大多數人無用。
  • 2:我感到自己非常無用。
  • 3:我覺得自己完全毫無價值。

15. 精力缺乏

  • 0:我並不感到比平常疲憊。
  • 1:我比平常更容易疲勞。
  • 2:即使什麼也沒做,我也會感到疲勞。
  • 3:我感到太疲憊,無法處理日常事務。

16. 改變睡眠模式

  • 0:我並未注意到睡眠模式的變化。
  • 1:我比平常睡得少,或睡得更多。
  • 2:我睡眠時間大幅增加,或減少。
  • 3:我幾乎整晚睡不著,或幾乎整天都在睡覺。

17. 易怒或發怒

  • 0:我並不比平常更易怒。
  • 1:我比平常更容易生氣。
  • 2:我經常感到易怒。
  • 3:我總是感到易怒或生氣。

18. 食慾改變

  • 0:我並未注意到食慾的變化。
  • 1:我食慾比平常減少或增加。
  • 2:我的食慾大幅減少或增加。
  • 3:我對食物完全失去興趣或無法停止進食。

19. 專注困難

  • 0:我並未注意到專注能力的變化。
  • 1:我比平常更難集中注意力。
  • 2:我發現自己難以集中注意力。
  • 3:我完全無法集中注意力。

20. 疲倦感

  • 0:我並不覺得比平常更疲倦。
  • 1:我比平常更容易感到疲倦。
  • 2:我感到疲倦,即使沒有做什麼事情。
  • 3:我感到非常疲倦,什麼也無法處理。

21. 對性生活的興趣減少

  • 0:我並未注意到對性生活的興趣減少。
  • 1:我對性生活的興趣比平常減少了。
  • 2:我對性生活完全失去興趣。
  • 3:我完全不再對性生活有任何興趣。

BDI-II 評分與結果解讀

  • 0-13 分: 最低限度抑鬱症狀
  • 14-19 分: 輕度抑鬱症狀
  • 20-28 分: 中度抑鬱症狀
  • 29-63 分: 重度抑鬱症狀

該量表適用於專業心理師或醫師輔助檢測,結果建議與臨床評估結合使用,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狀態並尋求必要的協助。

進行憂鬱症測試時的注意事項

在進行(憂鬱症測試)時,有幾個要點需要特別考量:

  1. 客觀評估自己的情緒狀態: 在回答每個問題時,應盡可能根據過去兩週的實際情況作答,不要因為當下的情緒波動而影響評分。 對於是否感到情緒低落、是否有食慾改變等問題,應基於長期觀察進行回答。
  2. 測試只能作為參考工具: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,這些憂鬱症自我檢測工具只能作為情緒狀態的初步參考,無法取代專業的醫療診斷。即便測試結果顯示疑似有憂鬱症,也不代表一定是憂鬱症患者,因為情緒低落可能由多種原因造成(如壓力過大、生活改變、環境因素等)。
  3. 進一步尋求專業幫助: 當自我檢測顯示有中度以上憂鬱症狀時,建議儘早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幫助。專業的診斷通常會使用(憂鬱症診斷標準)來進行更詳細的評估,並結合個人的生活背景、健康狀況來判斷是否存在憂鬱症。
  4. 避免過度依賴測試結果: 雖然憂鬱症測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身的情緒狀態,但不要過度依賴測試結果而感到過度焦慮或擔心。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情緒變化保持敏感度,並在需要時主動尋求家人、朋友或專業人士的支持。

當自我檢測結果顯示可能存在憂鬱症時,該怎麼做?

當自我檢測結果顯示可能存在憂鬱症時,不要驚慌,因為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。

首先,可以與信任的親朋好友分享你的感受,獲得他們的支持和陪伴。

其次,考慮與心理專業人士進行初步諮詢,通過正式的憂鬱症診斷標準來確認病情。

專業診斷通常包含多種方法,從深入的問診到情緒量表評估(如PHQ-9),再到針對個人生活背景和壓力事件的分析。

透過專業評估,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情況,並開始規劃適合的治療策略。

總結來說,憂鬱症的症狀和前兆看似與普通的情緒波動相似,但其強度和持續性往往更為嚴重。

因此,對於持續性的負面情緒應保持敏銳的覺察,及早進行自我檢測,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,是維持心理健康的關鍵。通過定期的情緒狀態評估和自我檢測,可以更有效地防範憂鬱症的發展。

憂鬱症診斷標準-(DSM-V)

看到這裡,大概對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有憂鬱症已經有初步的認識。

在上面文章中所提到關於憂鬱症的自我檢測內容,主要還是根據DSM-V定義做延伸。

總結一下DSM-V的憂鬱症定義。

根據DSM-5,憂鬱症(重度憂鬱疾患,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, MDD)的診斷需符合以下條件:

  1. 至少持續兩週的時間:在兩週內經歷以下九項症狀中的五項或以上,且至少包含第一項或第二項症狀。這些症狀必須幾乎每天出現,且無法歸因於其他生理性原因或物質影響(例如藥物或酒精)。
  2. 症狀清單
    • 情緒低落:感到悲傷、空虛或絕望。這種情緒低落可以由患者自述,或由他人觀察到的行為改變來確認。
    • 對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:對幾乎所有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無法感受到愉悅,這包括工作、娛樂或人際關係。
    • 體重或食慾顯著改變:體重顯著減少或增加(例如在沒有刻意減重的情況下,體重變化超過5%),或食慾減退或增加。
    • 睡眠問題:出現失眠(入睡困難或早醒)或過度嗜睡的情況。
    • 精力減退或疲倦:感到持續的疲憊、缺乏精力,即使完成簡單的日常活動也感到困難。
    • 感到無價值或過度的罪惡感:持續的無價值感或過度、不恰當的罪惡感,甚至為日常的行為或過去的小事而責怪自己。
    • 注意力不集中或決策困難:難以集中注意力、專注於工作或學習,或在決策上感到困難。
    • 動作緩慢或激動不安:這可以表現為身體上的激動不安(例如難以坐定)或動作和語速明顯減緩。
    • 反覆出現的死亡或自殺意念:反覆想到死亡,或有自殺的想法、計劃或行為。
  3. 功能受損:這些症狀必須對個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顯著的困擾或影響,例如工作、社交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領域。
  4. 排除其他疾病:這些症狀不能歸因於生理性疾病、藥物或其他精神疾患(如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症)。

DSM-5 定義中的核心重點

DSM-5 的憂鬱症診斷標準強調憂鬱症並非單純的情緒低落,而是一種會影響思維、情緒、體能和行為的複雜情緒障礙。

透過這些標準,臨床專業人員可以更精準地評估患者的狀況,並確保患者能夠獲得適合的治療和支持。

常見問題解答

憂鬱症的主要症狀是什麼?我該如何辨別?

憂鬱症的主要症狀包括持續的情緒低落、對以往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、食慾變化(食慾增加或減少)、失眠或過度嗜睡、疲倦感、無法集中注意力、感到無價值或過度的罪惡感,以及有自殺念頭等。
如果這些症狀持續超過兩週,建議尋求專業幫助。識別這些(憂鬱症症狀)有助於及早介入並獲得適當的治療。

我可以如何進行憂鬱症的自我檢測?

自我檢測憂鬱症的方法有多種,包括使用問卷測試,如PHQ-9量表。
這類測試通常會詢問您的情緒狀態、飲食習慣和睡眠模式等。雖然這些測試可以幫助您評估自身的情況,但它們僅能作為參考,最終診斷必須由專業醫師進行。如果您對自己的情況有疑慮,建議尋求專業的評估和診斷。

面對憂鬱症患者,我該如何提供支持?

在支持憂鬱症患者時,應保持開放的溝通,耐心傾聽他們的感受。避免過度干預或施加壓力,應該尊重患者的需求與選擇,並提供實質性的支持,如協助他們參加專業治療。
此外,維持適度的關懷,避免負面評論,並鼓勵他們尋求專業幫助。最重要的是,您自己也要照顧好情緒狀態,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,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支持他們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購物車